在吉源村,我被一场雨困住。站在老吴三层新屋的檐下,不远处残损的“恩荣历朝科第”门楼更加清冷。我望着青条石上那模糊的字迹出神,那深深浅浅的勾划间欲落未落的石灰渐黄,仿佛在遮隐六百年前的时光。可是,那糊字的石灰怎么也糊不住吴率正的名字。这位明朝吉源的贤者,是智慧与仁爱交织的传奇,是清廉与担当并存的典范,更是知识与美德传承的佳话。
吴率正,名浒,以字行世,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文人的风雅与低调。他出生于明吉源。或许是这片土地的灵秀之气滋养了他,吴率正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他读书时,总能迅速领悟书中的大义,那种对知识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让周围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仿佛天生就与书本有着不解之缘,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如鱼得水。
吴率正的童年,是在吉源的山水之间度过的。那里有清澈的溪流,翠绿的山峦,还有那厚重的书院。他从小就对读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一个人坐在书院的角落里,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他从小就立志做一个有品德、有学问的人。在父母的熏陶下,吴率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修养。他读书时,总是能够迅速领悟书中的大义,那种对知识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让周围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成年后,吴率正的才华愈发耀眼。他对《易经》情有独钟,深入钻研,达到了精研的程度。同时,还擅长楷书。他的楷书作品,如同他的人品一样,端正大气,令人赏心悦目。此外,他还工于辞章,文采斐然,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十八岁那年的上巳节,吴浒在江畔救起溺水的货郎。湿透的《易林》摊在青石板上,卦象在日光下蒸腾出氤氲水汽。“先生通医理又晓易数,何不著书传世?”货郎的叩问像一粒石子,在青年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从此医书与易籍在案头叠成山峦,羊毫笔在宣纸上走出的不仅是药方,更有“天行健”的筋骨。某日暴雨倾盆,他忽见屋檐滴水在青砖上刻出卦象,遂大悟“坎离相济”之道,连夜挥就《医易通解》三卷。
他能够运用所学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这让他在当地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他的医术不仅体现在高超的技艺上,更体现在他那颗仁爱的心。他从不以医术谋利,而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无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治疗。他的医者仁心,让无数患者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吴率正的人生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本县推举他为医学训导。医学训导是一个重要的职位,负责传授医学知识,培养医学人才。吴率正凭借自己的医术和学识,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这一职位的人选。然而,在他即将就职之际,又有一件喜事降临。他被举荐为贤良方正。贤良方正,是对一个人品德和才能的高度评价。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说明吴率正在道德修养和专业能力上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赴阙参加考试,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于是,他被任命为浙江武康知县。
在武康知县的任上,吴率正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他深知一个地方的繁荣与百姓的安居乐业息息相关,因此他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百姓身上。他抑豪强,扶良善,搜宿蠹,苏民瘼。这些举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仁爱之心。他不畏权贵,敢于与豪强对抗,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他扶持善良的百姓,让他们能够安心生活,发展生产。他搜查积年累月的弊病,清除腐败的根源,为地方的发展扫清障碍。他关注百姓的疾苦,努力改善民生,让百姓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他的这些举措,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然而,命运却并不总是眷顾好人。不久,吴率正被诬陷而遭到逮捕。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武康。武康的百姓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们纷纷站出来为吴率正辩护。武康的父老杨富七等人,更是将吴率正的政绩二十余条一一罗列,陈诉于朝廷,请求恢复他的职务。这些政绩,是吴率正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是他在武康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迹。太祖得知此事后,亲自调查核实,发现百姓们的陈述属实。于是,他给吴率正列名于榜上,颁布天下,表彰他的廉能。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吴率正的肯定,更是对那些诬陷他的人的有力回击。吴率正的清白得以昭雪,他的名声更加显赫。
随后,吴率正被升任为太原府知府。太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吴率正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以在武康的经验为基础,结合太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他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他的治理下,太原府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太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治理成果,再次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担当。
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不久,吴率正患上了足疾。这种疾病让他行动不便,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太祖得知后,命人前来医治。尽管医生们竭尽全力,吴率正的病情却始终没有好转。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到故乡。回到故乡后,他并没有因为疾病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终日坐在林榻上,手中始终拿着书。他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忘却了身体的痛苦。他的精神世界是如此丰富,知识的力量让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
稍愈之后,吴率正便在家开讲。他的家门前,常常挤满了求学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而来。吴率正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他们,他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让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他的言传身教,让这些求学者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他的家,成了一个知识的殿堂,一个文化的传播中心。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他的家乡,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精神灯塔。
吴率正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他在五十岁那年离开了人世,他用自己的仁爱和廉洁,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他一生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贤良方正,什么是真正的君子。
“恩荣历朝科第”看似静默,却在诉说。正如金溪大地上许多这样的风华存续。不用滔滔的语言,但当你来到他的面前时,你的心会为之震颤,然后,你的心胸阔然,你会让自己灵魂净化,融入一种伟大的精神之中。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