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初逢青岛,她宛如一位深居闺阁的佳人,静谧而含蓄,周身散发着一种不张扬却动人心弦的魅力,让人在不经意间便深深为之倾心。
那是十多年前的七月,单位安排我与三位同事前往大连参加广播电视培训班。因同行的同事在青岛有亲朋,我们便决定乘飞机先到青岛小住两日。当双脚刚踏上这片土地,一种“近乡情更怯”般的亲切感便在心底悄然弥漫开来,仿佛这里本就是我记忆深处魂牵梦萦的远方。出租车缓缓停下,那熟悉又略带陌生的海的气息,如同一杯刚沏好的香茗,“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带着丝丝缕缕的清香,随着微风袅袅飘散,瞬间沁入心肺,令人神清气爽。
行李被亲朋刚安置妥当,我们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奔向海边。海风轻拂,时而如“风如拔山怒”般激昂,裹挟着大海的雄浑与壮阔,呼啸着席卷而来;时而又似“微风如有意,吹梦到天涯”般温柔,缱绻地抚过肌肤。它不知疲倦地吹拂着,在这酷热难耐的七月,送来难能可贵的清凉。那轻柔的海风,如同母亲温暖而细腻的手,轻轻抚过脸颊,将所有的疲惫与暑气都一一拂去,只留下一片清凉与宁静,让人心旷神怡。
眼前,便是那闻名遐迩的栈桥。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卧在海面,一头稳稳地连接着陆地,一头悠悠地伸向茫茫大海,仿佛连接着人们对大海无尽的憧憬与梦想。栈桥上,游客们姿态各异。有的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周围的美景,脸上洋溢着惬意的笑容;有的凭栏远眺,目光深邃而专注,似在探寻大海深处的奥秘;有的则手持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想要定格这绝美的瞬间,让美好永远留存。桥下的沙滩上,少女们欢声笑语,五彩的裙摆随风飘飞,如同一朵朵盛开在海边的花朵,绚烂而迷人;孩子们在海浪中嬉笑玩闹,他们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全然不顾周围涌动的人潮。这一幅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心中暖意顿生。
夜幕降临,青岛仿若换了一副模样。华灯初上,整座城市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璀璨如“东风夜放花千树”。它恰似一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东海之畔,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各式各样的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愈发迷人,它们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诉说着这座城市曾遭受侵略的沧桑过往。天主教堂庄严肃穆,尖顶在灯光下直指苍穹,仿佛在向上天诉说着这里的故事,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总督府古朴典雅,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往昔的繁华与落寞。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也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观赏,沉浸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之中。
青岛的街道别具一格,狭窄却井然有序。每一条街道都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沉淀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漫步其间,脚下的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穿梭于每一条巷道,时光仿佛倒流,让人有一种“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般穿越时光隧道的错觉,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过去。那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如同陈酿的美酒,散发着浓郁的芬芳,令人心潮澎湃,沉醉其中。
站在信号山的旋转观景楼上,我俯瞰着这座美丽的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在眼前交织成一幅“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宏伟画卷。海水环绕着城市,惊涛拍岸,发出阵阵轰鸣,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与未来。太阳升起时,海天相接之处泛起一片金色光芒,那光芒如同梦幻般绚烂,让人感受到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与豁达。此时,心中的一切烦恼都被这壮丽的景色所吞噬,只留下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
金沙滩是青岛之行最令人难忘的地方。一望无际的大海与金黄的沙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漫步在沙滩上,细腻温软的沙子从脚趾间缓缓流过,如同情人的抚摸,轻柔而惬意,恰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所描绘的那般美好。海风吹过耳畔,带着一丝咸咸的味道和淡淡的欣喜,仿佛在诉说着大海的秘密。在这里,只留下满心的愉悦与满足,置身在人间仙境里。
漫步热闹的海鲜市场,精心挑选着新鲜的海鲜,让店家加工成一道道美味佳肴,一起喝着当地的散装啤酒,尽情感受着那独特的风味。夜晚,月光洒在沙滩上,如同铺上了一层银霜。我们漫步在沙滩上,听着海浪的低语,感受着海风的轻抚,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第二天晚上八点四十,我们从青岛飞往了大连。十多年过去的今天,我依然怀念着初见青岛时的情景。
【编辑:王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