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猛回首已中年矣。正如在享受过醉人朝阳后还未作出当天的行程计划,朦胧中日已至中天。因此,一年来,我最关心的是非中年如何突破、有何潜力、如何寻找新赛道莫属。
四五年前,与同事一起谈论到年龄,他们便感叹:自35岁以后,人的精力、思维、智慧等各方面都会开始逐渐呈现下降趋势。那时,我对此毫不在意,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学习、保持乐趣、拓展爱好来紧跟时代节拍而不落伍。
我也一直这样努力坚持,但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都是出来“混”江湖,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一方天地既要打拼,又要守江湖“规则”。如果想在江湖“一剑成名”,那只能“上山拜师”“闭关修炼”十八般武艺。但里里外外都需要打理照料,方方面面都要沟通达意,各种关系都要经营维护。如果自己不尽心尽力,那些羡慕嫉妒恨的人随时觊觎、挤兑、泼污,防不胜防。对于中年人,这何许艰难。
有时看到那些初出茅庐的00后、95后,精力充沛,风华正茂,春光无限,煞是羡慕。他们不是也苦衷于“内卷”得令其焦虑吗?中年焦虑的关键问题无非也是既不能躺平又无法“卷”赢。即使“卷”不赢,有什么放不下呢?
转念一想天地宽。于是,在对中年如何突破、有何潜力的思考和新赛道的寻找中,我既关注针对中年的“心灵鸡汤”,也不忘仍抓住青年的尾巴。
泰戈尔曾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在中年时犹如夏花,不论是否绚烂,都最饱满。而后都可犹如静美的秋叶。虽不能春风满面、繁花浓荫,但万山红遍,终得一瞥。余生也可以化作“护花”“春泥”,去奉献自己。
再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对人生而言,年龄不是限制。抛开年龄焦虑,即使走完后一半职业生涯,仍然可以发光发热。如果身体允许,又可以“燃烧”二十年。虽不比绽放的绚烂之夏花,也可以留一抹烟霞,照“遍地英雄下”。
在喝过别人的“鸡汤”后,自己也学会“反求诸己”。生命的意义尽在内心,中年更应将内在修得安坦宽容,方为饱满而强大。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