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黄,山水氤氲着灵秀,人文浸润着幽韵,于岁月长河中默默赓续着中华文明的薪火。作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的曹洞宗祖庭——曹山宝积寺,其声名早已如梵音远播,飘散在四海云间。这般清名雅誉,恰似磁石,引得无数善男信女沐心而来,文人雅士寻幽而至,更有八方旅人循迹探访。
壬辰年春节,归乡省亲的间隙,得四姐夫相伴,踏访这座隐于翠谷的古刹。车出县城,朝着凤冈镇方向徐行,目之所及,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大地的诗行,潺潺溪流似银线串起田园。新筑的房舍静立,与幽篁为邻,黛瓦飞檐间流淌着烟火与清寂的交融。车窗外,风穿罅隙,裹挟着土木的清芬,似一双温柔的手,轻轻唤醒了沉睡的心神。
行至曹山山麓,寺院群落便隐现于石门夹峙的幽谷间。檐角悬铃在山风中轻晃,未近山门,已有缕缕禅意漫过青石板,漫过斑驳苔痕,漫入心间。然后,顺山道前行十米,便至寺院广场,广场上立有一块天然巨石,上书“曹山宝积寺”五个大字,乃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不远处,一尊三面观音塑像庄严而立:一面为心平气和的佛像,左手执宝瓶;一面为慈眉善目的佛像,右手怀抱孩童;一面为广施法雨的佛像,手持甘露,普度众生。佛像下方,还立有一块刻有“禅”字的石碑,古朴而深邃。
天王殿主体建筑丽致典雅,左为钟楼,右为鼓楼,三座建筑紧密相连,气势恢宏。殿门两侧悬挂着两副楹联:“龙化弘阐唯心唯识同聆三会法,慈心普被或见或闻共结欢喜缘”“天王护世风调雨顺,弥乐开怀愁消怒散”,道出了天王殿供奉的四大天王与弥勒佛的慈悲心怀。步入殿内,心灵仿佛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海洋中,每一个角落都沉淀着悠久的历史,令人感悟生命的深邃,领略时光的沧桑。
塔院广场宽广清丽,左侧为三圣殿,右侧是药师殿。殿内,药师佛像庄严肃穆,手持药塔,目光慈悲,仿佛在注视着每一位前来祈求健康与长寿的信徒。药师佛被视为掌管健康与长寿的菩萨,手持药塔或药丸,象征着其无边的慈悲与救度众生的力量。端详佛像,心中所有的烦恼与忧愁仿佛被这宁静所洗涤,留下的只有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青石阶前,曲径通幽。林影婆娑,微风轻拂,携带着古老的寺院香气。花香阵阵,那是寺院中种植的各种花卉,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致以最诚挚的问候。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青石板上,斑驳陆离,如同历史的印记,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间,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时间仿佛凝固,每一缕风都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
经过僧堂,梵歌声更加悠扬,如天籁之音穿越时光,仿佛将人带入一片宁静的净土。微风拂过,檐角的风铃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与梵音交织,宛如天地间的低语。其间分列有石塔、石像、石碑,古朴而庄严,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智慧。阳光透过树梢,洒在青石板上,斑驳的光影为寺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这些石雕静静地伫立,点缀着寺院,使其更显神韵,仿佛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一段古老的故事,令人心生敬畏。
漫步于曲径回廊的寺院,巨炉中香火依旧,梵歌声声;听僧堂内梵歌缭绕,意境深远。我喜欢听这种梵歌,它予人一种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的感受,被认为是清净微妙的声音,能够使人清醒和宁静。佛经中提到,佛陀说法时的声音具有五种清净相,这些声音相表现了佛陀说法时的智慧和慈悲,能够感化众生,使他们得到安乐和解脱。通过聆听梵音,人可以逐渐进入一种深度的放松状态,减少杂念,净化心灵。
飞檐斗拱、翘角凌空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佛和阿弥陀佛三尊汉白玉佛。据了解,此寺自1999年开始,陆续从国内外请进20多座汉白玉佛像,现已成为江西玉佛最多、最全的寺院。玉佛作为佛教文化和玉文化的结合体,以其温润的质地和精美的造型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幸福。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像和佛教饰品逐渐成为信徒表达信仰和虔诚的重要方式,唐代时的佛像常常会佩戴玉器,驱邪避凶,心怀慈悲,关爱他人,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符号。玉佛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信仰寄托,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具体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每年11月11日,开光庆典大型庙会活动在此隆重举行。如今,这里已成为周边信众朝圣的圣地。
光彩照人的法堂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卧佛。出法堂至东侧千年银杏树下,皱巴巴的树身疤痕累累,枝叶茂盛。相传为本寂禅师亲手栽种。大殿西侧百丈余远,矗立有本寂禅师塔一座。享年62岁的本寂禅师圆寂后,便葬于此。据《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载:祖师本寂俗姓黄,名元证,系福建莆田人,19岁在福建灵山出家,25岁受戒,得到江西宜丰洞山高僧良介禅师真传,后辗转至宜黄弘扬宗法31年,弟子过百,信徒数千,有洞山道延、南丰金峰从志、曹山慧霞、羌慧智炬、鹿门处真、草庵法义、阿育王寺弘通、四川西禅、韶州华严等,故曹山宝积寺被称为“曹洞宗”祖庭。1743年,清雍正皇帝加封本寂禅师为“定藏元证禅师”。每当夕阳斜射,古寺染上一层金黄,时间仿佛停留,唯有心中的法音在轻轻回响,涤荡心灵,令人心生敬仰。
山后的古树凝着黛色的幽光,叶隙间漏下的鸟鸣碎成清响,仿佛在叩问千年的寂静。这里是光阴叠成的茧,是尘心栖落的菩提叶,曹洞宗的禅意自石缝里生出苔痕,顺着虬结的银杏根脉蜿蜒成河。那些缀满霜雪的枝桠,原是岁月亲手写下的偈语,每一片金黄的落叶,都在风中翻动着轮回的箴言。
【编辑: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