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如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城外的人踮脚张望,城内的人叩门欲出。1995年,大学同学王小凡与张志强一同分配至江西老家偏远小镇——小星镇政府,开启了体制内的职业生涯。
九十年代的乡镇干部,表面瞧着风光,日子却单调得像杯寡淡的凉白开。下乡无非是三件事:抓计划生育、收提留上调、追土地违规罚款,余下的时间便在酒局牌桌上打转,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愣是半分派不上用场。
张志强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包工头,他常邀镇领导、同事去家里打牌喝酒,觥筹交错间,人脉网织得密不透风。而王小凡家中光景截然不同,父亲中风偏瘫,两个小弟尚在求学,母亲既要种地又要照料父亲,他从不参与酒局牌局,闲暇时要么在单位看书,要么回家帮母亲干农活,活脱脱一股“清流”。
三年后政府换届,张志强摇身一变,成了王小凡的领导——小星镇副镇长。一日清晨,王小凡到张志强办公室请假:“张镇长,今天我得请个假。”张志强却道:“小王啊,今天可是大事,县领导下午来镇上检查工作,你上午赶紧帮我准备些材料,你文笔好,大学时就是班上的才子。”王小凡面露难色:“我妈生病了,得带她去县医院看病,您找别人吧!”张志强接着说:“我可是看在同学的份上,打算带你见见世面,等会陪领导喝酒时也好引荐引荐你。你说你既不打牌又不喝酒,这工作咋开展,更别说和领导处好关系了,我想帮你都没辙啊!”
一晃五年过去,又到了乡镇换届之时。张志强凭借与县领导的“投缘”,顺利摘去“副”字,荣升小星镇镇长。而王小凡,依旧是办公室秘书。这天,张志强把王小凡叫到办公室,说:“小王,县里下文件了,要分流部分人员,停薪留职去沿海城市打工训干,你可得带个头啊。”王小凡答道:“好啊,我正想跟您说这事呢,我既不喝酒也不打牌,感觉在体制内也不大合适。您瞧,我申请报告都备好了。”张志强喜出望外:“还是老同学给力,别人都跑来找我,生怕被分流出去呢!”说罢,主动握住王小凡的手,“祝你好运!”
离开体制的王小凡,还真是走了“大运”。他凭借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功底和好学上进的精神,在浙江的民营企业里如鱼得水,混得风生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宁波市十佳优秀职业经理人。
十年后,上级部门收回“原干部分流打工训干文件”,要求被分流干部回原单位上班。王小凡响应号召,又回到了小星镇政府。这回,他找到了热爱的扶贫工作。明显能感觉到,体制内的风气变好了,干部们不再沉迷酒局牌桌,也不用再抓计划生育,国家早已取消农业税,农民的负担轻了,日子也越过越舒坦。
只是,当听说老同学张志强在县局长的位置上落马,被开除出体制时,王小凡心里还是泛起一阵酸楚。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