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掼蛋”那些事儿
“校友首届掼蛋比赛将于6月22日(下周六)在淮安市举行,欢迎各位校友组队报名参加”,去年6月中旬,校友群跳出的消息像枚石子投入了我记忆的深潭。
作为一种大众化娱乐或竞技项目,掼蛋源自于淮安,流传至全国,为群众喜闻乐见。
掼蛋首先是一种娱乐。2007年,为丰富群众性娱乐活动,我工作所在的镇政府举办首次“掼蛋大赛”,要求每个驻镇单位必须组织一个队(2人)参加。作为驻镇单位主要负责人,我征求单位同仁意见时,老施与小马毛遂自荐。上午的比赛,赢得很顺利。下午,对手是派出所。决胜局时,眼看着派出所占了上风,老施与派出所干警开玩笑,“这局输了的,莫不是要抓进去吃茶?”话毕,重磅炸弹投下,形势迅速逆转。胜负逆转的刹那,我忽然懂得掼蛋的奥义——市井的智慧总在插科打诨间见招拆招。
掼蛋也是一种运气的比拼。2008年,我们部门属地服务的隔壁乡镇举行掼蛋大赛,时间2天,周六与周日。考虑到不影响同事们休息,我和班子成员老陈决定组队参加。35公里车程,我们早早赶到镇政府礼堂。8:30领导讲话后,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 64队抽签分组,比赛正式开始。我和老陈这对临时搭档像误入战场的书生,却在淘汰赛里踏出奇崛的步调。党政组的深思熟虑,村委组的抓耳挠腮,都在我们乱拳下败退。当特等奖数码相机颁发到手时,镜头下映出我和老陈两张茫然的脸——原来命运发牌时,偶然才是常胜将军。
掼蛋还是得失心的较量。要说最魔幻的还是和志永搭档那几年。2011年,到机关工作后,同学经常聚会,我与同系统的志永同学由于经常打配合,默契让我们成了相对固定的搭档。那时,我们总能在酒席开场前横扫牌桌。直到有一天市某保险公司时任办公室主任的亲家老鞠与其单位财务科长老丁的约战,那个周末的棋牌室闷得像蒸笼。五局打完,烟灰缸堆成了小山,命运之神却从未曾眷顾我们。不久,我们偏不信邪,回请、再战、再输,我们一直鏖战到深夜。虽说,应该“胜不骄败不败躁”,然而,连战连败的结局几乎打的我们没有了脾气。其后,偶有小胜,我们也很欣慰。毕竟,老鞠与老丁是市级部门掼蛋比赛冠军,是其所在系统全省掼蛋亚军。
扬州坊间总说“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这才是市井巷陌的烟火气!有人嗤笑,“这是玩物丧志!”却不见牌局里的人生三昧。单牌如独行侠客,对子是并蒂莲花,三带两拖家带口,三连三恰似别墅联排……。最妙是配牌,红桃主牌在手,简直腐朽化神奇!
淮安之约虽终究未赴,但那些纸牌中的“江湖”总让人回味。牌局如人生,重要的或许不是如何出牌,而是陪你打牌的人,以及打牌时那份“陶然共忘机”的天真。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