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军因常年在外的原因,经常会遇到外地人,在与他们偶尔的寒喧中,会被问到老家是哪里人,李红军会回答他们是江西萍乡莲花人,他们会脱口而出,“中国辣都-萍乡,你们那里的人是江西最能吃辣的!”李红军笑着应道:“你们这么清楚,看来我们那里在吃辣方面确实有点小名气,我们那里确实很能吃辣,基本餐餐离不开辣椒。”
实际也确实是这样,李红军不管出去那里,都会叫他老婆,准备一罐莲花“豆腐乳”,“豆腐乳”是由豆腐和红辣椒,再加上莲花的特产-茶油,经过多道工序制成,主要成分就是新鲜的豆腐和红辣椒,用的红辣椒也有讲究,必须是尖尖的那种尖椒才好吃,这种尖椒比较辣,比较合莲花人的胃口,尖椒再用菜刀剁成细细的辣椒粉,再将辣椒和新鲜豆腐放在一起,混均匀后,再装在一个合适的箱体中,将混好的豆腐展开来,加上适量的盐,让它们自然的发酵,经过一段时间后,一道香辣的豆腐乳,就这样做成了。李红军每次出去外面必叫他老婆装上一罐这样的豆腐乳,再往罐中加上适量的茶油,茶油也是莲花当地的特产,是从山上摘下的茶树籽,晒干后,再用油榨机榨出的茶油,这种油清香无比,营养价值高,也是难得的好东西。加入豆腐乳中的茶油,油量刚好覆盖住豆腐乳,茶油的作用主要一个是增添豆腐乳的味道和营养,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长期的保存,防止豆腐乳变质,就这样,李红军每次的外出远行,必带上这样的一罐香辣豆腐乳,高兴的出发了,在他看来,虽然在外面也可以吃到辣,但这才是家乡的特有味道,特有的“辣”味。
“你的名字很有特色,红军、红军,听起来,有着革命的特色。”李红军一个外地同事这样好奇的问道。“这个名字,是我的爷爷给取的,他就是个老红军,所以他后来给我取的名字,就叫李红军,也为了纪念当年的老区红军吧。”李红军这样回应道。“你爷爷还是个老红军?”同事有些诧异的问道。“是的,我爷爷就是当年的老红军,听我爷爷讲,当年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因敌我实力差距太大的原因,起义失败,毛主席带领留下的起义部队在1927年的9月底到达了我们莲花县,并通过奇袭的方式,一举解放当时的莲花县城,我爷爷那时就已经参加了当地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自卫军,并配合起义部队在当时解放了莲花县城。那时的部队很艰苦,当地大多数都是受苦的贫苦农民,受尽了当时的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那时我爷爷的家里很穷,没有现在百姓常有的鸡鸭鱼肉,只有豆腐乳、萝卜干和红辣子等一些家常菜。爷爷在当时成为农民自卫军时,听说毛主席的部队到达并解放了莲花县城,当时就把家里仅有一罐豆腐乳和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和一些红辣子,和其的农民一起将这些家常菜,献给了当时的起义部队,听他讲,毛主席是湖南人,也喜欢吃辣,非常喜欢吃我们莲花的豆腐乳和红辣子。那时部队也在一路的扩招队伍,我爷爷当时就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加入了毛主席的起义部队,和部队一起继续南下,经过永新著名的三湾改编后,一路南下到了目的地井冈山,和当时井冈山当地的农民武装-袁文才、王佐率领的农民武装会合在一起,并把井冈山做为革命的根据地。在1928年和朱德一起将当时的部队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李红军详细的和同事介绍着。
“你爷爷太厉害了!”同事不竞感叹的说道。“我爷爷后来常和我说,那时的部队很艰苦,部队官兵大部份来自湖南、江西二省交界一带的贫苦农民,他们没有自已的土地,只能给当地的地主打工,受尽当时地主的压迫和剥削,我爷爷才十几岁,就开始给地主打工,常期的吃不饱,穿的是一些旧的破棉布,特别的怕寒冷的冬天,那时是在又冷又饿的过程中渡过的,爷爷那时就特别喜欢吃辣椒,在那时,辣椒一个作用是可以充饥,另一个的作用是可以抵御寒冷,吃了辣椒后,过会身体会暖烘烘的,我爷爷那时在冬天抵不住寒冷时,就会吃上几口的红干辣椒,来抵御那时的严寒,爷爷后来和其他受苦的农民一样加入了毛主席的部队。在井冈山根据地,部队其实也很艰苦,常期吃的就是部队后勤在附近老乡处买的辣椒、萝卜干、青菜等,但每个菜必须放有一些的辣椒。有些菜还是当时队伍自已种的菜,小时候学过的“朱德的扁担”的故事,我爷爷说,是真实的事情,那时军长朱德就和爷爷那样的普通士兵一样,经常下去井冈山,去当时的茅坪挑粮食和红军队伍吃的菜,来回有几十公里远,那时朱德穿着草鞋、戴着斗笠,和士兵一起,挑着粮食上山,这些听爷爷讲是真实的事情。”李红军继续的和同事深情的说道。
“共产党的部队真了不起!”同事津津有味的听李红军讲着,一边继续感叹着。“你爷爷也了不起!”同事接着说道。“我爷爷也是命大,他后来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打过日本,参加过推翻蒋家王朝、解放新中国的战争。”红军接着说道。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还小,我爷爷就常和我讲他以前革命的事情,并在那时,把我名字,取叫“红军”,因为他以前就是红军。”红军继续的说着。
“怪不得你这么喜欢吃辣,是有传统的。”同事开玩笑的说道。“是的,我们那里除了豆腐乳,还有一道辣的名菜,叫做莲花血鸭,这道菜基本由鸭肉和红辣椒组成,一半辣椒,一半的鸭肉。”李红军高兴的朝着同事说道。莲花血鸭这道菜,相传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击元朝军队时期,就已出现,在江西属十大赣菜之一。在爷爷那一代,因为贫穷的原因,平常也只有在过年或过节,偶尔才会吃到。”红军接着介绍道。“有机会一定要去你们那边尝尝你那边的辣味。”听完红军的介绍后,同事有些渴望的应道。也确实,莲花血鸭这道菜在莲花确实很有名气,以前是因为穷,平时很少吃到,可是到了红军这一代,就完全不一样,基本平常都可以吃到莲花血鸭,现在平时到现在菜市场,到处是卖水鸭子的,还有就是卖辣椒的,市场上到处是鸭子“嘎嘎嘎”的叫声。
又是一个节假日的到来,李红军习惯回老家过节。他简单的收拾了一些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行程。红军喜欢坐火车,这次还是一样,照例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车。经过火车几个小时的奔跑后,火车到达了萍乡火车站。红军背上行李下了火车,走出了出站口。“回莲花,回莲花。”熟悉的拉车客的叫喊声扑面而来,红军没有过多的理会,径直的往前走去。一幅“中国吃辣在江西,江西吃辣在萍乡”和“以辣为表,以红为里”的广告标语呈现在他的眼前,标语红底黄字,象征着火红的辣椒和红色的老区革命根据地。标语二边是一串红辣椒、莲花血鸭、萍乡小炒肉等图案和毛主席去安源等图案。象征着萍乡人火辣的口味和光荣的革命历史。看到这些,红军感觉特别的亲切,一股回到红色老区家乡所特有的亲切感油然而生。红军走近标语旁,细细的仰望着毛主席去安源的图案,回想着爷爷和他讲述过他在井冈山跟随毛主席革命的经历,此时此景仿佛历历在目。爷爷虽早已过世,但他讲过的事迹一直存在于红军的大脑中。而在此刻,激起了他对爷爷的回忆,再次感受到他的伟大。
“帮我在这里拍个照。”一个外地说着普通话的游客。打断了红军的回忆。红军扭头看去,旁边不远处也是一群刚下火车的外地游客,来到这块标语的前面,这片红色标语吸引着他们。“看着这些菜真诱人,我的口水都出来了!等下我们要去附近的菜馆尝试一下萍乡有名“莲花血鸭、青椒炒毛豆”等这些辣菜。”旁边另一游客一边看着广告上的菜肴,一边兴奋的说着。“我也想吃,看着这些菜肴太诱了!”另外一个女士也在旁边说开了。片刻间旁边的一群游客兴奋起来了,你一言我一句在他们中间热闹起来了。
红军拉了拉背上已经有些下垂的背包,转过身来,看着这群兴奋的游客继续的向前走去,在这群游客的提示下,加上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他也感觉肚子有些饿了,肚子在“咕咕”的响着。他朝着火车站入口走去,在车站入口旁边的不远处,有一家莲花菜馆,里面厨师是个莲花厨师,当然老板也是莲花人,那里厨师做的菜非常的正宗,有着正宗的家乡菜的味道,很合红军的味口,红军经常出 外经过这里时,在吃饭时机,必到这家菜馆点上二个菜,饱吃一顿。
红军沿车站前面的路向前走去,二边小商贩的叫卖声在他耳边响起,他们卖着也是家乡的一些小吃和特产,如:爆米花、辣条、炒粉等。炒粉也是当地一道有名的小吃,是用正宗的江西米粉和红辣椒粉,再加上菜油,在铁锅中炒成,炒出来米粉特别的香辣可口,也是李红军很喜欢吃的一道小吃,要不是前面菜馆有更好吃的菜肴,红军他今天必点这个炒粉吃。红军看着这些可口的小吃,快步的向前走去,空气中迷漫着一股香辣味和耳边回响着小贩的叫卖声。
不一会,红军就来到火车旁不远处的莲花菜馆,他走到了饭馆门口,饭馆的莲花老板在里面老远就看到他了。”老乡,过来了,快请进来坐。”饭馆老板从里面走了出来,微笑的和他说着。“好的,老板,刚从外地回来,就想到你的家乡菜了。”红军也微笑的回应着。他走到了里面的一个无人桌台位置,顺势坐了下来。“老乡,今天想吃什么菜了?”老板看着坐下的红军和他说道。“还是照例来一个莲花血鸭和一道毛豆炒肉,加红辣椒。”红军随手放下的背包,回应着饭馆老板。“好嘞,你稍坐会,我这就去安排。”饭馆老板说完,转身就朝着里面厨房安排去了。红军伸手提起桌上已备好的茶壶,往面前的茶杯倒满了一杯的茶,“茶水“哗哗”的响着。倒满茶杯后,他顺手就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一股茶香扑鼻而来,红军也很喜欢喝这里的茶,这里的茶叶也是这个老板从莲花买的毛尖绿茶,茶色较淡,茶味清香。红军一边喝着茶,一边环顾着饭店里的四周,里面也增加了不少的萍乡“辣都”的标语,内容基本和火车站门前标语类似,但加了不少的精美菜肴图片,全是带辣的红通通的菜肴品种,精美图片看着就有着很想吃的感觉。红军直感觉口水已流了出来,他吞了一口咽,将口水吞入肚子中。
不一会,饭馆老板将一道红通通的莲花血鸭双手端了过来,小心翼翼的放在了红军面前的桌子上,血鸭是刚出锅的原因,端上的血鸭直冒着热气和香辣味,香辣味直接飘入红军的鼻腔内,“香味太正宗了,好久没吃这个菜了!”红军笑着朝店老板说道。“好的,你多吃一点正宗家乡菜,稍会我把另一道毛豆炒肉做好也端过来。”老板笑着说道,说完老板转身又去其他地方忙乎去了。
红军看着桌面上辣味飘香诱人的莲花血鸭,一手拿起了桌上的空碗,另一手用饭勺从桌上事先备好的饭盆中,装了一碗满满的饭,放在桌上,手拿着筷子,伸向了桌上的血鸭,筷子深深的插入菜中,从里面夹了一把红红的血鸭,放在自已的饭碗上面,另一只手把饭碗端在嘴边,张开嘴巴大口的吃了起来,“太好吃了,味道还是那么的正宗。”红军一边大口的嚼着口中的饭菜,一边暗自的念道。不一时,另一道青椒炒毛豆也端了上来,红军也不客气,直接用夹筷子夹一把到自已口中,大口的嚼着。因菜太可口原因,红军很快就吃完了一碗的饭,他再从饭盆中,装了一大碗的饭,继续大口的吃着。在吃完二大碗饭后,红军看着桌上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他终于放下了碗筷,拿起边上的茶杯,仰头把这杯茶也一口喝下。
此时,红军的脸因吃了很多辣椒的原因,辣得直冒汗,额头冒出细小的汗珠,额头二边的汗珠已流了下来,直流到脸颊上,上下嘴唇辣的通红,他坐在那里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老乡,感觉味道怎样,还合不合你胃口?”老板看着红军走了过来,微笑的和他说道。“非常不错,味道没有变化,还是原来的味道。”红军一边用纸巾擦着嘴巴和脸上的汗珠,一边应着。“我们这里在去年评为中国辣都后,外来的游人是不是要多一些?”红军有些好奇的问道。“是的,比以前要好不少,外地游客一个是冲着这里的辣味来的,另一个是红色的旅游,他们喜欢游当年毛主席、刘少奇他们组织战斗过的地方,游完再品尝这里特有的辣味。”老板回应道。“我也感觉游客比以前的多了不少,从火车站下客的人流也看的出来。”红军有些欣慰的应道。“是的,是的。”老板一边点头应道,一边转身去忙其他的了。
红军吃饱后,在凳子上,稍做了休息,他站起身来,来到了前台,和老板结清了饭钱,在饭馆老板一声的“老乡,你慢走”的送客声中,他走出了饭馆。红军来到了门口的马路边上,看着前面的大马路,马路上面来往的汽车川流不息,从他面前飞驰而过,发出“哗哗哗”的响声,伴随着小车“叭叭”的鸣笛声,马路上一片繁忙的景象。中午的太阳光直射了下来,红军仰了仰头,大马路前方不远处是栉次鳞比的高楼,错落有至的耸立在不远的城市一隅,大楼的外墙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茫。旁边部份仍在兴建的高楼,工人在上面热火朝天的忙乎着。这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江西西部新城,红军心里感叹着!也正是辣都人民火热的热情,正在建设着自已美丽的家园,把家乡建设的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现代化,不辜负老一辈苦难的红色老区人民的流血牺牲。
红色辣都的辣椒又快红了,老区人民又将收获一串串喜爱的红色辣椒,他们将继承和弘扬新时代老区人民火热的热情,来迎接八方的来客,把中国辣都的这个名片越做越响亮!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