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来外婆的老房子已经是几年前了。
再次漫步在这条通往竹林深处的清幽小径上,总能被两旁郁郁葱葱、挺拔而上的翠竹吸引。它们仿佛是这一方天地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它们生命的力量与坚韧,如同前方的空置好久的老房子,依然能感受到勃勃生机。
走上一阶阶被青苔装点的青石板路,看见房子墙壁上攀附的爬山虎快要伸展到地面了,我想如果不修剪枝叶的话,墙面是否能承受得住这么大的吸附力。跨过门槛进入大厅,虽然房间空旷,但也虚室生白,真正应了苏轼那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惜自从外婆走了,此处也空置了,它不但承载儿时的记忆,也记录了生命的旅程。我想只要我们和这片竹林一直铭记,这里的人和物便不会被遗忘,她一直都在我们心中。也许被风带进来的沙尘迷了眼睛,心里默感酸涩。不一会儿被翩翩飞舞的白色蝴蝶吸引了注意,它像一只小精灵一样,在阳光照射下周身散发着些许浮光,带着我走出屋外。它落到一根竹子的叶片了,显得轻盈跳脱。我收起心绪,享受户外这片竹林的气息。
清风拂过,阳光把竹子枝叶的影子照射在院子空白的墙面上,如一幅充满意境的水墨画,我想以“清风摇竹影,扶影映柯疏”来应此景。在这一方天地里总能感受不一样大自然的能量,有身心得以平静,灵魂得到安宁之感。
竹子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偏安一隅,柔韧高节,自有“竹君子”之称,我想外婆一直喜欢偏居这里的原由,她“以竹养心”与她本身的淡泊明静,温柔坚韧相得益彰。外婆以前给我讲竹子的生长过程是充满独特性与智慧,它们从地下发育、快速拔节到成熟稳定、开花死亡四个阶段。竹子在生长初期的四年里都是在地下默默扎根的,为了积蓄生长的力量能沉寂在地下四五年之久,我当时想它真耐得住寂寞呀,而我关在家里一天没出门就得急得团团转。当竹笋进入“冲刺模式”,带着一股新生的力量,迅速生长,此后竹壳会慢慢脱落,枝条迅速长高,竹竿表面形成竹节和分枝,顶端展开枝叶。几个月后,这些小竹子就长成郁郁葱葱大竹子,屹立在风雨中展示生命的顽强,听到这我感受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东西南北风”这句诗词意境了。最后当它们完全成熟,同源竹林集体同步开花,随后完成生命的轮回,待来年这方土地里的种子又在默默积蓄力量等着破土而生,周而复始。听完竹子的一生后,我问外婆,我们生命的尽头也会是这样吗,她说,你们是我生命的延续,即便到了那个时候也是完满的。当时听来也是略有伤感,如今也只能怀念曾经种种。
最后离开竹林的时候,我亲抚竹枝,微风吹过枝叶像在跟我道别。感谢它们诉说着生命的力量与智慧,给予我无尽的启示与鼓励,我想它们已经赋予这短暂生命以永恒的意义。
【编辑:南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