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道"失去方知珍贵",此理众人皆晓,然知之者众,行之者寡。
记得多年前读过一则故事,改写自煮云法师《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说的是一个忤逆不孝的恶子,跋山涉水去普陀山拜菩萨,却不知菩萨就在家中——那位"反穿衣、倒搭鞋的老婆婆",他的老母亲,正是菩萨点醒他的"活生生的观世音"。这故事虽是传奇异闻,却颇有几分意思。这使我想起唐人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间多少人舍近求远,四处寻觅慈悲与智慧,却对身边最亲近之人的关爱视而不见。
养育之恩,深如海,重如山。父母的白发,父母的皱纹,父母日渐佝偻的背影,都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流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曾见过许多人在父母灵柩前嚎啕大哭,捶胸顿足,悔恨自己平日未尽孝道。然而棺材已经合上,眼泪又有何用?死后的祭品再丰盛,不如生前的一碗热粥。
时间之珍贵,更甚于金玉。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话不假。青春如同小鸟,一去不返。人们总以为来日方长,殊不知"岁月不待人"。海伦·凯勒更是将每一天都视为生命的最后一日来过,这种对时间的极致珍惜,常人难以企及。年轻时,我们常将大好光阴虚掷在酒桌牌局之上,待到两鬓斑白时,却抱怨时运不济、命运不公。殊不知命运原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它,它便如何对你。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在旁人嬉戏时废寝忘食、埋头苦干?时间是最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端看你怎么用它。
至于友情,古往今来咏叹者众。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惆怅。朋友如同明镜,能照见自己的不足;又如同拐杖,能在你跌倒时扶持一把。然而人们往往在需要帮助时,才想起朋友的用处。平日不闻不问,有事相求时却热情如火,这样的友情,岂能长久?我曾见过许多"好友",因些许钱财反目成仇,多年的情谊一朝尽毁,实在可叹。金钱债易还,人情债难偿,朋友之间,更该珍惜那份难得的信任与情谊。
权力一事,尤为考验心性。萧伯纳说权力使人成为无赖,莎士比亚说金子能牵着权力的鼻子走。权力如同烈酒,少饮或许能活血,多饮必定伤身。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在权力的酒缸中沉醉不醒,最终身败名裂。权力最是考验一个人的品性,珍惜权力不是紧抓不放,而是明白它的分量,慎之又慎地使用它。用得好了,利国利民;用不好了,害人害己。那些贪腐之徒,哪个不是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肆无忌惮?权力如同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端看掌舵者如何驾驭。
健康之重要人尽皆知。柏拉图将健康列为"第一财富"。但,很多人健康时不觉得呼吸之乐,能行走时不体会奔跑之欢,耳聪目明时不悟视听之幸——或许人之常情,大抵如此。张爱玲说:"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懂得珍惜与爱惜是最美好的体现。"这话极是。然而人们总是如此,健康时不知病苦,年轻时不知老迈,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人生如寄,我们不过暂居此世,值得珍惜的实在太多。我们的生命,不止清晨的一缕阳光,还有夜晚的一盏明灯。我们的行程中,少不了亲人的句句叮咛,还有朋友的声声问候。我们不能忘记健康时的奔跑,还得想起病榻上的思考。我们得意时要谨记谦逊,失意时还不忘应有的坚韧。这一切,才构成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
珍惜不是占有,而是感恩;不是吝啬,而是敬畏。懂得珍惜的人,必是懂得生活的人。
生命短暂,珍惜当下。
【编辑:王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