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西双版纳,游学新梦之队一行人又整装出发了,朝着七彩云南游学第二站腾冲县挺进。由于路途较远,两地相隔八百多公里,虽自驾车可日行一千公里,但我们取道中途在临沧市休息一晚,路上就轻松了许多。
来到临沧,感觉非常凉爽,环顾四周都是山脉,好像临沧就是山脉中的一块高原盆地。原来临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四季气候平缓怡人。来到此块宝地,尽快天色渐晚,但我们一行游人赶紧驱车前往市内景点玉龙湖游览,并抓紧拍照,留下了美丽的身影。我们下榻的宾馆是温泉花园酒店,室内都没有安装空调,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而且,洗浴用热水都是天然温泉水,能明显感觉到水中的硫磺味,洗在身上有一种滑滑的感觉。
在这样一个舒适的地方放松休整了一晚,我们一行人又活络起来,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直向腾冲奔去。途径祥临公路、施孟公路、229省道和一些无名路,最后驶上杭瑞高速和保腾高速。一路山道弯弯曲曲、高入云端,天上时而阴云密布、小雨连连,时而蓝天白云、阳光普照。车窗外两边山峦延绵不断,层层梯田玉米高粱秸秆青翠,让我们坐在车内也可赏心悦目。碰到极佳景致,我们也会在路边停下,下车观览、欣赏和拍照。
下午四时多,我们经过壮观的龙江特大桥,特意来到桥西头观景台,欣赏着这个震撼世界的钢箱梁悬索桥。龙江特大桥采用双塔单跨,横跨龙江,全长2470多米,桥面离江面280米,最高索塔顶高约200米。据报道,该桥是云南省首座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亚洲山区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开创了国内外无人机牵引架设先导索的成功先河,打破了悬索桥主缆索股架设施工速度的世界记录,攻克了一系列的施工技术难题,取得了2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游友们站在观景台上远看和仰望大桥桥塔及钢索,犹如两把巨大的银色钢叉从苍穹插向龙江两岸大地,震慑着过往的芸芸众生和游人。
五时多,我们终于来到向往已久和充满神奇悲壮色彩的腾冲。一进入县域境内,游友们看到街道干净整洁和绿化带修剪整齐,心中感到恬静和舒适,一天乘车的疲劳顿时消除不少。大家赶紧办好入住手续,放下行李,就去城内玉泉园、和顺小巷两个人文景点游览。
玉泉园,是腾越(腾冲古代属滇越、腾越国)“古十二景”之一,位于腾冲县城西观音塘。游友们鱼跃般涌入园内,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水车在悠悠地转动,旁边有一座小木桥,能分明感受到江南水乡园林风格。大家快速地走上小桥照相留念,美女们轮流上去摆着各种POS,留下美丽的瞬间。这里的一切,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马致远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园内百余间古代风格建筑房屋沿街成市、院落成群,诸多明清家具陈设期间,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有一家房屋看上去是三层阁楼,临街面外墙挂着许多灯笼,门面上写着“溶颜COFFEE HOUSE”,有些古老样子。进去一问才知,此屋已有200多年历史了,里面被改造装修成咖啡座,有当地一流原创音乐歌手在里面弹琴唱歌。园内还有棕包街、龙井等景点,也有少许赌石摊点,人多热闹时,还有傈傈族歌舞表演。我们去参观时已近黄昏,无缘看到这些热闹的景象。
晚饭后,我们一行游学人去了腾越文化的缩影地——和顺古镇的和顺小巷游学观光。进入大门牌坊楼,一派夜景风光印入眼帘,各种建筑都有灯光装饰。大家沿着左边的和顺小巷街道边走边看,什么琥珀馆、滇商馆、走夷方馆,什么古法造纸、木雕坊、福银坊等等,能让人想象西南丝绸古道、大马帮和滇商昔日辉煌的历史。大家还到坐镇此巷的总兵张松林府邸旧址巡视了一番,这百年以木质为主的老宅保持较为完好。由于是晚上观赏游览,夜景有不同的味道,但大马帮博物馆、和顺文化博物馆就只能看个外景,详细的文字介绍和文物、照片展示算是留下些许遗憾,只好等有机会再去了解和学习。有一点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小巷中翡翠、玉石店铺较多,原来腾冲就是翡翠大王的家乡,有话道:“玉出腾越、运自和顺”。
第二天,我们以游学自然景观外景为主,涛哥网上买好游览腾冲国家地质公园——火山和热海两个景点的联票。上午我们从酒店驱车前往28公里外的火山地质公园,观览火山遗址大、小空山。大、小空山山都不高,分明是火山喷发后形成遗留下来的,现已苍葱翠绿,周边都是平原。从景区门口到大空山有两条平行的笔直的人行道,约两三里远,路面看上去像是火山石或转铺垫的。从山底到山顶有好几层级的石阶路,有人告诉我,石阶有660个台阶,中间设有游人休息亭。山底下广场上有热气球载人观览大、小空山旅游项目,老愚头、没意思和周总夫妇等人很有意思地乘气球升上天,鸟瞰了大、小空山的全景。我们几人拾级而上,也很快地登上了大空山,进入火山口处,就见旁边立一块石碑,上面刻有“问天”二字,寓意与天对话。站在火山口边,能清楚地观赏喷火口遗迹,我们打出游学旗帜,选择不同角度拍摄了许多照片;同时还以载人气球为背景留下了一些精彩的镜头。
下山后,我和涛哥、妮子又去了旁边的小空山。但见小空山的火山口遗迹,如同大空山一样,都是平顶圆锥形,里面已长满杂草,也不见水和熔浆凝固成的岩石,显然已有很多年头了。小空山火山口遗迹四周都铺设了木质人行栈道,我们仨人愉快地沿栈道走了一圈。
据材料介绍,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有99座火山体,其中火山形态保存完整的有25座,有的火山底部还有熔岩溢出口及熔岩垅,各种类型的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和堰塞湖泊等火山地貌十分显目,这些火山遗迹距今已有25万年以上了。大、小空山分明就是火山喷发后留下来保存完好的火山遗迹。
游完大、小空山,我们又进入了“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游学,了解到腾冲火山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年轻,火山都是发育于新生代时期;二是活动频繁;三是分布密集;四是种类齐全,形状多样;五是形成地质条件特殊,地下岩浆至今仍在活动,为腾冲热泉提供源源不断的热能。
下午,我们先去了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在纪念馆里参观游览,对中国远征军抗战英勇悲壮的经历,心中感到十分沉重,对远征军名录墙上镌刻的10万多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游击队员等,感到由衷地敬佩。
应英国当局的请求,同时为保卫滇缅公路这条中国唯一的抗战输血管和保卫大后方,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抗击日寇。这是中国军队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出境协同盟军打击侵略军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并且在东瓜、仁安羌等战役取得胜利,为中国远征军赢得了巨大荣誉,使英国军队自发地高呼“中国万岁!”但在远征军被日寇包围而败退的路上,戴安澜师长不幸中弹,牺牲前交代“一定要把部队带回祖国”后,衔恨去世;在翻越野人山时,远征军因瘴疠死亡甚重,人员损失巨大。看到这段历史时,大家心情都十分沉重……
滇西抗战纪念馆展厅分为七个部分: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展出了许多抗战实物和图片,还有电视影像资料播放,有较好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滇西抗战纪念馆与国殇墓园融为一体,主题鲜明,大气磅礴,内容详实,不愧为是一个集展览、收藏、研究、瞻仰和宣传教育的多功能专题抗战纪念馆。
游友们在回想历史、缅怀先烈的复杂情感中回到车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平教授愤愤不平地说:“侵略者对平民百姓的残忍令人发指,永远不能原谅!”琴心接话道:“李根源的《告滇西父老书》让人感动。”车启动后,大家还在继续议论这段令人难忘的悲壮历史。
最后,我们驱车来到了腾冲热海地质公园游览。大家走在山谷中的石板路上,见旁边有一条河流顺势而下,河水湍急,因有落差还形成数级瀑布,为热海增添了不少看点。远远就能看见前方热海温泉冒出的白白热气,风吹过来,似乎也闻到一点刺鼻的硫磺味。走进地热核心景区,看到许多地方到冒着热气,有的从热泉上面蒸腾,有的就从石缝里冒出,有的热泉还汩汩地冒着气泡。热气钻进鼻孔里还是有点呛人的。
据了解,此处热海(温泉)是地下高温熔岩加热了地下水,以对流方式向上移动或传递而形成。若地热以固体岩石向外传递,则会形成热气向空中散发。徐霞客在滇期间考察了众多的温泉,他在《滇游日记》中提到最多的是腾冲温泉。腾冲的地热资源丰富,造成了火山、热海这样地质奇观,不仅能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而且具有开发利用、科学研究的价值。
我边走边看边想,将传递到地表的高温蒸汽、热水或温泉加以利用,就能进行地热发电、生活用温热水甚至地热保健医疗。据说,炎帝神农发现温泉,经反复观察、尝试后,教人们用温泉水洗衣、洗浴、做饭,以至于才有了后来的“神农百草汤”的各种浴疗。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生产中早已用上了地热资源。想完这些,游伴们都走在前面,连爬山不行的平教授都走在我的前面,我赶紧加快脚步追赶,看完珍珠泉、姊妹泉和怀胎井后,追上了平教授和妮子,一起来观赏文光亭。
据旁边碑文记述,文光亭是为纪念辛亥云南起义领袖张文光而建的,亭上横批为“泽惠浴麟”。此亭原来就位于“热海大滚锅”旁,后才移到现在的位置。张文光是被袁世凯派人杀害在大滚锅旁,后被云南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知道了这段历史后,我来到热海知名景点“热海大滚锅”旁,看着锅里热水滚滚、蒸气腾腾,对腾冲革命志士的如火热情,有了一定深度的感受。
走出热海景区,我浮想联翩。腾冲,与缅甸山水自然相连,自古是西南边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和边防重镇,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就经过腾冲进入缅甸。这个极边圣境,有火山、地热奇观,有魂断热土的惨烈战斗,如此激越、如此梦幻、如此悲壮,让我们情深于此、情迷于此、情留于此!
【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