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在小地方住得久了,以至于每次去到大城市,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不适应感。总觉得大城市里一切都太规整,太束缚,高楼大厦之下,少了一点乡音;左邻右舍之间,多了几分疏远。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居住了十八年的玉山小城。
小城很小,小到半天就可以逛完所有的店铺;小到无论走在哪个街头巷尾,都会迎头碰见熟悉的面孔;小到刚刚说了再见,转身又不期而遇在游泳馆的楼前。
小城虽小,却时时涌动着令人眷恋的烟火气息。我对小城的偏爱或许正源于这种低到尘埃的烟火气。
天色未明,小城就睁开了惺忪的眼。凉爽而空阔的街道,总能看见几辆车子疾驰而过,空留余音。他们或许是为了碎银几两,奔波在途;或许是家有急事,不得不乘夜而归;又或许是应了朋友之邀,才必须践诺前往。且不管这些,这只是小城一天开始的序曲。
而夜真正的觉醒是在我家楼下的“沿河大市场”。凌晨三点多,菜农们就三三两两,四面八方地来,骑着电瓶车三轮车缓缓驶入,将一捆捆的蔬菜卸在自己的摊位上。说是摊位,实则就是在地上画了一个界线,不至于与别人混淆而已。街面上的摊位跟市场里的正式摊位不一样,它不筑台面,随地量划而成。好的位置需要每天争占,来得越早,占的位置就越好。活泛一点的人头天晚上就铺上几张塑料皮或者木板,压上石头,以示主权。有些离得近的,菜量少的,直接用蔬菜担子一肩挑了过来,往犄角旮旯一放,也可以售卖。
瞧,那来得早的几位,因为一时没有顾客,便开始聊起家常。压制着的、时断时续的低语声,偶尔也会吵醒几个失眠的人。
五六点钟的样子,市场上所有摊子已全然摆开。新鲜翠绿的时令蔬菜、色泽清亮的山间野菜,间杂着鸡鸭鱼肉,琳琅满目地在地上排列着,静候有缘之人。一时间,人声鼎沸,谈论最多的是菜色和价格,偶尔还能听见一两声卖力的吆喝。
每次下楼买菜,总喜欢从东头走到西头,一路挑挑拣拣,嫌肥厌瘦的,还时不时与熟识的商贩打个招呼。有时候需要的菜买齐了,还特意多绕了一个大圈。
我喜欢这样的时刻,那些蔬菜还带着田野的风和夜晚的露,那些菜农脸上还挂着清澈的笑意,那些讨价还价的乡音里还透着善意的柔情。
平时早餐都在家里做。偶尔想换换口味,就下楼去买。
小占汤粉店的猪肝粉、云溪早餐店的小笼包,品亦煎饼铺的豆芽煎饼,任何一种都是味道独特,入口难忘。
我一家子特别爱吃吴厨包子店的包子。我的印象里,无论你多早去,店门口都挤满了人。几个面点师傅穿着白色衣服,袖口高高挽起,忙着和面点馅,动作快得只见一片虚影。店门口支着巨大的蒸锅,竹编的笼屉层层叠叠地码着,白色的蒸汽带着汩汩的声音,从笼屉的缝隙处源源不断地溢出,浓郁的面粉香、肉香、油脂香,一瞬间灌满了人们的口鼻肺腑。售卖的小姑娘笑语盈盈如春风拂面。她动作轻盈且娴熟,揭盖、挪屉、取包、装袋,一气呵成。来买包子的人不用担心她会弄错,只要对着墙上二维码扫码付款,然后安安静静地等待,不一会儿,那热乎乎、沉甸甸刚离开蒸笼的包子就准确无误地交到你的手里。
也有几个不着急上班的人,在店里长条木桌前坐下,悠闲地吃着包子,喝着豆浆呢。
吴厨的包子面粉醒发得极好,松软微韧,带着面食特有的、令人安心的踏实感。肉馅也是鲜香饱满,咬开一口,丰腴的汁水立刻在舌尖炸开,让人欲罢不能。
小城的夏天酷暑难耐,太阳能把皮肤晒透,炽热的感觉直渗到骨头里。但沿河路还有一处热闹之地。一排排香樟树、荷花玉兰擎起巨大的枝叶,遮出一片凉荫。石凳石椅、石砌的花圃沿栏上坐满了人,这里是老年人的乐园。三五成群聊天的有之,打牌下棋观棋的有之,唱歌拉琴跳舞的有之。兴趣之下,他们并不觉得炎热。时时又有凉风徐来,胜过家中空调。出挑在河面的平台上,竟还有三两个钓鱼人。他们享受不到大树底下的阴凉,只靠一柄钓鱼伞抵抗烈日,有点杯水车薪,力不能及。汗流浃背的钓鱼人,脸色沉静,目光专注。他们的眼里大概只关注浮漂上下浮动,而炎热、嘈杂、饥饿、劳累于他而言,皆不足道也。
我常常混迹其间,或散步、或观棋、或听歌、或看垂钓,自以为乐。
再说说晚上吧。小城的晚上是不乏热闹和消遣之处的。
多年以前,和几个朋友到白龙淤吃过夜宵。夜宵摊与信江河只隔了一条马路,一边喝着酒,一边吹着河风、赏着月色,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肆无忌惮地笑着。这种意境这份美好,很容易让人在心底一直记忆。
如今,夜宵摊点居然就设在了楼下。本不宽敞的街道,中间安放摊位,两边高楼下,随便支几张简易桌子,就可以招待客人坐下一饱口福。来来往往的人,斜倚着,端坐着,拥挤着,等待着,居然没有丝毫的挑剔和不耐烦。最受欢迎的应该是东面的一个小摊——“会跳舞的饭”。掌勺的是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手腕翻转之间,锅中的香气便渐渐浓郁起来。我虽然没有吃过他家的炒饭,光看摊位的名字就知道,一定很好吃。每天排队买饭的人很多,他也开了直播,抖音里经常能刷到。
刚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楼下开夜市,会扰民。当看到周围的廊柱上写着暖心的话语,比如:“叔叔阿姨,你们可以尽情的吃喝,可以聊天,但请小声一点,我们明天还要上学,需要休息。”“亲爱的商贩,你们自己的垃圾记得带走。”心里就已经释然了。
从早到晚,从东到西,处处散发的是小城的烟火气。它不张扬,却深入人心;它不华丽,却真实可触。
当一天喧嚣散尽,高楼上灯光一盏接一盏熄灭,人们便开始安然入睡,做着或甜或苦的梦。明天早上又会在烟火气息中醒来,元气满满,开着车,上着班,过着美好的一天。
如果说大城市如皓皓朗月,人皆向往,奔赴,那我的小城就是一线溪流,只在生命中静静铺展,流淌。它小,小得温软;小得每天摩肩擦踵,心跳贴着心跳;小得能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活的主角,能让每件事都保有起码的温度。
我想,每一个生活在玉山小城的居民,都浸润在浓浓的烟火气息里。日子虽然平淡,却有味,有趣,且有情。
【编辑:王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