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为骨,香樟为魂,千年古村,名曰高多。地属高兴镇东,距镇址仅一里有余,肇始于宋元,绵延九百年。枕丹霞地貌之奇,入地质公园之域;环古樟叠翠之荫,藏古韵悠悠之境。今列省级传统村落,获生态秀美之誉,森林乡村之名,实乃钟灵毓秀之地也。
溯其源流,岁月绵长。古村初建于宋元,历九百年风雨而格局犹存。古祠古庙错落,古坊古樟相依,尤以杨氏贞节坊为著。坊高七点六米,宽逾六米,四柱三间三楼,尽以石隼铆接,雕凿三年乃成,工艺精湛,鬼斧神工。坊间传说动人:安装“节孝”石牌,工匠久不能就,缘因杨氏一念牵思;待其焚香立誓,石牌应声而就。更闻夜洒百钱,摸寻以断相思,其志之坚,令人嗟叹。斯坊不仅为石筑之奇观,更载巾帼之贞烈,成村落文脉之标识。
观其胜景,韵致独具。墩本堂古建筑群与钟绍京广场相映,显人文之厚重;沿河香樟林步道绵延二里六,沐清风而涤尘烦。客家艺术展示馆,由古建焕新颜,承民俗之精髓;第五次反“围剿”遗址,留红色之印记,续英雄之壮歌。“高多十二景”错落有致,丹霞赤壁与苍松古樟交辉,一步一景,皆入画屏。
赏其风情,古今交融。现代农业蓬勃,“一带四基地”立根基,蔬菜大棚叠翠,蓝莓庄园挂紫,四季采摘乐无穷。乡村旅游兴荣,自行车道穿林而过,太阳能路灯引途而行,旅游公厕便民而设,古韵新貌相得彰。更有古樟郁郁,数百年苍劲挺拔,护佑一方水土;丹霞灼灼,亿万年地质奇观,见证岁月沧桑。
品其精神,内涵丰赡。杨氏贞节坊凝“节孝”之魂,反“围剿”遗址铸忠勇之气,古樟显坚韧之性,新业彰奋进之力。昔日精准扶贫,三十七户百零八里脱贫路;今朝田园综合体,“红古绿”资源融发展篇。春赏樟叶新绿,夏听蝉鸣古坊,秋摘蓝莓盈枝,冬观丹霞映日,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嗟夫!高多之美,在形在韵,更在其魂。丹霞为体,承载天地之奇;古建为章,书写人文之厚;新貌为笔,绘就振兴之卷。漫步古村,抚贞节坊之石,感岁月之艰;仰古樟之荫,悟生命之韧。此高多村者,非独一村之谓,实乃兴国大地古韵新声之缩影也。
【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