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莲乡东,有村官田,地广十五公里,居者近三千之众。背倚茂林,藏于深谷,昔为兵工重地,今乃红色名村。列全国重点文保,入国家工业遗产,获省级红色名村之誉,实乃钟灵聚气、载史铭功之地也。
溯其红色根脉,彪炳千秋。一九三一年,朱总司令亲勘选址,中央兵工厂于此诞生,开我党独立创办大型综合兵工之先河。厂区占地三千余平,设厂部、枪炮科、弹药科诸构,鼎盛时聚千人,历三载而功著:修步枪四万余支,整机枪两千余挺,造子弹四十余万发,马尾弹等利器助红军驰骋沙场。旧址群今存,总务科、特务科遗迹犹清晰,工人俱乐部旧址尚存,见证那段烽火岁月,凝铸军工初心。
观其今时新貌,风华再振。二零二一年列省级红色名村,遂启兵工特色小镇之建,构“一核心、两带、五点”之局,融旧址与新景,成军工文化旅游之区。二零二二年修旧址、建兵器博物馆,引VR技术入展陈,让历史可观可感;同年成“国艺新时代采风基地”,邀诗词名家驻留,赋红色土地以文韵。二零二四年入赣州“行走的思政课”打卡点,续红色教育之脉。泉南高速互通通车,畅交通之便,助红色旅游勃兴。
品其产业人文,刚柔并济。产业兴则民生固,标准化油茶基地千百亩,烟叶种植数百亩,绿畴铺展,富了乡邻。设施全则民心安,标准化小学育新苗,卫生室护安康,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一应俱全,便民利游。更有乡贤陈熙,少承兵工厂革命风,长怀报国志,一九五五年授少将衔,获多枚勋章,其事迹励后人,为村添荣光。
嗟夫!官田之魂,在“兵”在“红”。昔时枪炮轰鸣,铸革命之基;今日文旅交融,传红色之火。登斯地,观旧址则思先辈创业之艰,入展馆则感军工精神之伟,望油茶烟叶则喜民生之乐。此村非独一村之谓,实乃红色基因之载体,革命历史之活卷也。岁月流转,精神永驻,官田故事,代代相传。
【编辑: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