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莉从一所城郊中学转到市中心蓝天中学。这样,不仅她的爸妈能在大城市做生意挣更多钱,小莉还可以放学后照旧回家,和从前一样。只不过以后是回新家了。虽然,新家只是50平米不到的小房子。
小莉记得,第一天到新班级时,班主任带着颇有威严的语调向同学们介绍小莉,干净利落的声音掷地有声。他说,这是转来我班的新同学小莉,大家以后多向小莉学习,也要互相帮助。
那几天,班里很热闹,同学们也多了很多话题。“这个女生漂亮。”“小莉是城市附近长大的,也是城市人哦。”同桌小伟和小艳小声嘀咕着。“小莉学习也好呢,要不然班主任要我们互相学习呢。”“可能以前都是尖子生吧,要不然也不会来城中心学校的。”小斌和小露又在窗户边议论。“小莉家也是书香家庭吧,看她那么文质彬彬的范儿”“那她不会是官二代哦,派你去把情况刺探清楚”“有可能是校长亲戚吧”。后排的小君和小盛也在天马行空地猜测。
小莉依然保持原先的学习习惯。在期中考试后,她的成绩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同学们都看到了他答题认真,字迹工整,准确率高。老师不是以她的答案为标准答案,就是由她向同学们讲解答题思路。小莉回答后,老师总是露出满意的笑容。
下课后,小露和小斌都围过来看小莉的试卷,最爱问老师的耿同学有不懂的题目都不去追着问老师了,也来请教小莉。其他同学也有一搭没一搭地过来和小莉说上三两句话,连路过的同学都忍不住往这边多瞅几眼。同学们心里佩服、赞叹、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放学后,同学们也和小莉一起结伴,一起去商店买文具,再一起买根雪糕或买袋辣条。小莉他们有时会提前帮小莉付了钱。看到店主收了其他同学帮忙付的钱后,小莉只好收回自己的五元钱,说等换开零钱还她们或下次请她们吃好吃的零食。
小盛和小黄这几个胆大的同学会骑电动车上小学。他们有时和小莉同路时,会载小莉一程。虽然这样很危险,小莉一路都胆战心惊,但却拒绝不了其盛情。
不知哪一天,有同学在学校食堂的饭菜中吃出了疑似鼠头,尽管学校调查后,确认不是鼠头。但是学生们不断传播着小道消息,持续了好一阵。
聊到这些时,小莉不记得和那些同学们说过自家的饭馆那几天也经常有穿制服的人上门检查卫生情况。最后,还给她家的餐馆发了新的检查合格证。
哦,原来小莉父母是开餐馆的,他们不是书香家庭,小莉也不是官二代哦。
这倒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他们上下学经过小莉家餐馆时,也带着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什么。“店不大哦”“这个店面租金应该不贵”吴同学和冉同学路上又多了话题,一幅很“社会”的样子。 “人多不多呢?”“好像不多。”也有好事的汪同学在打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厨师的手艺不行!” “服务态度也很重要。”“她妈妈在招待顾客。”“估计是不温柔。”“呵,她爸呢?” “她爸颠勺。”“好像个子也不高吖!”一会儿周同学、陈同学也凑到了一起,他们七嘴八舌,好不热闹。别看他们平时学习不积极,对世俗社会还是很感兴趣。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莉的学习渐入佳境,依然保持着如初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只是觉得哪里不对劲。除了老师时不时地表扬她的学习和成绩外,其他同学的赞美和热情都少了几度。
期末考试后,又是一个新学年。小莉的成绩名列前茅,比之前进步了很多名次。
渐渐地,似乎有同学们背后的议论,有时小莉觉得同学们在议论她。小莉觉得同学们还没有完全了解她,但是比较内向的她又不善于向同学们表达自己。这使小莉变得敏感起来,也多了几分苦恼。
小莉发现班里的同学除了成绩,也比生活、吃穿、娱乐、游玩。自从来到新学校,小莉也觉得生活是这样丰富多彩,之前她的生活有些单调。她把大把时间都用来学习,学习成绩的代价也是失去很多和爸妈分享生活的苦乐。现在她也想拥有丰富多彩生活,但是她还是更愿意投入更多时间来学习。这样,还能和原来的朋友们在一起玩吗?她们还是原来的朋友吗?
这样的烦恼、思索、苦闷,发散了她的学习注意力。有时会走神,书桌上摊开的书本上的文字就在眼前,但是大脑已不接纳;有时为完成作业,要比之前睡得更晚;有时只能先漏掉些题,在老师那里蒙混过关,第二天再补。对这样的学习状态,小莉感到自己变成了那个从前讨厌的人,就像个笨蛋。这样下去,她还会有这样的成绩吗?可能会还不如之前学校时呢。那时怎么办?
小莉由偶尔这样到有时这样到经常这样。直至深冬的一天,她不想再去学校了,爸妈也发现了她的精神状态不好。不得已,她妈妈到学校办理了休学手续。
在爸妈几番询问后,小莉闪烁其词,但还是透露出了些许心思。她爸妈也和班主任老师经常沟通,请教其他老师些关于小莉学习上的事情,商量着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了解了些青春期心理知识后,小莉的爸妈思考着如何抓紧教育小莉,让女儿赶快摆脱困扰心理,走出心理阴影。
某天,小莉的妈妈正在收拾厨房,小莉想上前帮助妈妈。但是,还没等到递给妈妈手里时,盘子已滑落到地上。伴着一声清脆的撞击,白瓷片已散落在小莉和妈妈面前。
那天,幸好小莉的爸爸正好不在家,不然又是一顿狗血喷头,还得收拾干净再去扔垃圾。这时,看到手足无措的小莉呆若木鸡,她的妈妈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小莉,我们该怎么办?”“我来捡起来”。妈妈已经在小莉弯下身前蹲了下来。她边捡着碎瓷片边语重心长地对小莉说,如果不捡起来,它永远在你前面,在你脚下。我们捡起来后,它虽然不能重圆,但我们损失的只是一个盘子。明天我们再买一个就是。即使不买,明天的生活也要继续。买与不买都是崭新的生活,它们的区别只是一个新盘子。不论怎样,今天收拾掉这个碎盘子都是第一步。
听着妈妈的话,小莉眼里闪动望着一丝触动与希望,望向妈妈。妈妈的眼里满是喜悦、欣慰与放心。
【编辑:杨雨晴】